课程简介
很多的时候我们与人沟通时,都认为自己说的很好、沟通感觉也不错,但对方却无动于衷,没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效果。NLP高效沟通核心价值,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楚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并由此建立组织内部乃至个人生活中的和谐关系!NLP是人自我对话、外界对话的主要工具,能够快速了解与人沟通的原理,让你具备超级影响力,成为使用语言及词汇的说话高手。
本课程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互动体验,让你活学活用NLP沟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使您的事业、家庭、人际沟通、谈判等各领域更加富有成效。本课程旨在帮助个人和团队提升情商和NLP沟通技能。情商是指个人管理情绪、自我认知、社交意识和关系管理的能力,而NLP是一种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实现更有效沟通的方法。通过该课程,参与者将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理解和运用NLP技巧来改善沟通和人际关系。
课程收益
1.弄清在组织内如何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型与方式;
2.通晓人的反应机理,明辨行动背后动机,掌握人与人之间的表达,倾听等方面的沟通能力,赢取卓越人际关系;
3.增加个人的影响力、扩展思想领域,增加创造动力;增强沟通、谈判、说服以及公众演说能力
4.轻松调控自己及团队情绪,拥有开心快乐人生;倍受社会认同与尊敬,成就卓越人生;
5.能够加强跨部门沟通能力,应对各种冲突模式,积极化解冲突,促进整个组织的持续发展;
受众人群
1各阶层管理级以上人员
2富有协调、沟通职能的营销、行政人力、公关等条线员工
3本课程设计可以针对不同学员对象予以调整定制,也适用于一线销售顾问。
课程周期
1天(6H)
课程大纲
标题 | 授课内容 |
模块一:NLP对沟通的态度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 1.沟通的前提假设 (1)地图并非实际的疆域; (2)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意图; (3)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回应; (4)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5)事情本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 2.沟通三大目的 (1)获取或提升正面的、好的感觉 (2)去除或摆脱负面的不好的感觉 (3)借由沟通,来改变某一些事情或结果 3.沟通障碍五大主因 (1)当时处于一种不恰当的沟通心境 (2)双方对事物的认知差异(价值观、信念等) (3)提问与聆听能力缺乏 (4)沟通始于障碍 (5)存在预设的成见 4.沟通惯性&策略建立 (1)当生气、压力状态时,你如何进行沟通 (2)沟通时,若没有达到目的,你会有什么反应 5.搭建沟通的桥梁 (1)设身处地、寻求共性 (2)价值同步 (3)行为≠人格 (4)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的目的 6.沟通五问 (1)明确定义: (2)信息收集: (3)定义转换: (4)为了让我感觉更好,我现在应该做什么事呢 (5)采取行动 |
模块二:亲和关系的建立 | 亲和关系的认识 (1)亲和关系的力量 (2)感知模式的认识 2.亲和关系的建立方式:呼应——引导 (1)建立亲和关系中呼应的方式 (2)身心情绪状态同步 (3)肢体行为状态同步 (4)感知表像系统同步 (5)信念价值意见同步 (6)建立亲和关系中引导的方式 3.先跟后带模型 |
模块三:明确沟通的艺术 | (1)沟通说服策略 (2)由问而得 (3)准备充分的理由 (4)探询对方的决定策略 (5)按对方决定策略回应 (6)不同行为模式的沟通策略 2.行为模式与沟通策略 (1)我们收集信息方式不同 (2)愿意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 (3)我们怎样做决定 (4)信息规模不同 (5)动机趋向不同 (6)灵活性与条理性不同 (7)反馈源不同 (8)注意焦点不同 (9)关系类型的不同 (10)兴趣过滤不同 3.NLP沟通技巧 (1)配合认知模式 (2)认知模式叠加 (3)深层次沟通语言 (4)未来模拟 (5)设立心锚 (6)框视重组 |
模块四:化解沟通抗拒的策略 | (7)有影响力的沟通始于——聆听 (8)聆听最大的两个障碍 (9)无法聆听的主要原因 (10)聆听十大法则 (11)倾听的五个层面 (12)你真的知道我的意思吗 2.提问 (1)提问八法 (2)提问分为两种 (3)抗拒类型分析 (1)耐心倾听 (2)以问代答,探询对方的抗拒 (3)确认对方抗拒的深层原因和类型 (4)对对方的抗拒表示赞同或接受 (5)寻找曾经有过的愉快合作经验 (6)共同探讨可能性 (7)确认解决之道 |
模块五:课程总结回顾 | 1.课程知识点回顾提炼,形成体系结构 2.课程技巧练习路径、评价方法 3.课程531行动计划制定 |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arry Wen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