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后疫情时代的企业,面临内外部更加多元和不确定性的机遇和威胁,而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也越发复杂。市场需求的把握、经营风险的管控、战略任务的推进、业务工作的突破,组织经验的传承都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迫切攻克的难题。面对难题,一次次试错、一点点摸索,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也更多的是令人沮丧的失败,以结果论英雄很重要,可是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碰到的雷区、踩过的坑……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却更加重要,事前有沙盘,事后有复盘,因此如何掌握和引导复盘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的破题之策。
也许很多企业已经在摸索实践复盘,众多企业管理者也可能上过一些复盘理论课,可是在实战中却常常感觉难以落地、效果不佳。团队成员强调客观,推卸责任、追究责任,开批判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简单规划,刻舟求剑……复盘技法不难学到,但是背后的心法修炼才是复盘成功的关键。
本课程将复盘反思模型为底层心法,按照训战合一的引导流程,通过行动学习质疑与反思,以小组为单位对真实工作中的业务难题和绩效差距进行深入的探讨,传授学员复盘心法、技法,助力企业管理者掌握复盘方法,提升复盘能力,培养复盘思维,营造复盘文化,不断提升业务绩效水平。
课程收益
1. 激发学员针对业务难题和阶段性绩效差距,充满期待地开启自我复盘之旅。
2. 掌握复盘的底层心法、落地工具及方法,回到工作马上就能应用。
3. 学习并借鉴企业成功复盘实践,营造团队和组织的复盘文化。
受众人群
有定期总结和绩效考核制度(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的企业各级管理者
课程周期
2天(12H)
课程大纲
主题 | 内容 |
一、为什么要复盘 | 1. 什么是复盘:在围棋中与“打谱”的区别 2. 复盘由来 Ø 古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颜回不二过 Ø 近代:联想GRAI复盘法 Ø 国外:美军的AAR行动后反思 3. 复盘的本质:复盘是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结构化方法! 4. 复盘价值:把失败转化为财富,把成功修炼成能力 Ø 增长智慧 Ø 避免失误 Ø 复制技巧 Ø 传承推广 5. 复盘四大应用场景 Ø 点:事件复盘 Ø 线:日常复盘 Ø 面:阶段复盘 Ø 体:项目复盘 6. 复盘反思四项心法 Ø 爱:爱己爱人、善于回顾 Ø 损:为道日损、乐于归因 Ø 二:二八法则、敢于取舍 Ø 狠:行动凶狠、持续迭代 7. 用行动学习和训战合一的方式开启复盘之旅 |
二、爱——爱己爱人、善于回顾 | 1. 回顾初心:当初的目的、目标和里程碑 Ø 用情境重现法回顾当初为什么做这件事/项目 Ø 用聪明五刀法回顾设定的总目标(包括项目铁三角目标) Ø 用时间轴法梳理里程碑节点和应达成阶段性目标、交付成果 2. 评估结果:用空椅子法多维视角看成果 Ø 绩效数据完成比率 Ø 关键任务实际进度 Ø 利益相关者主观评分 3. 现场训练:研讨汇报,用泰卡原则(TECCA)描述亮点与问题 实战反馈:复盘画布,拍砖点评,小组第一轮迭代 |
三、损——为道日损、乐于归因 | 1. 亮点归因分析 Ø 3W(World/Workplace/Worker)归因法 Ø SARS经验萃取法 2. 问题归因分析 Ø 反求诸己归因法 Ø QBQ/5Why深层归因法 3. 现场训练:研讨汇报,引导团队用正/反向头脑风暴进行归因分析 4. 实战反馈:复盘画布,拍砖点评,小组第二轮迭代 |
四、二——二八法则、敢于取舍 | 1. 用红转绿法将经验教训转化为关键策略 2. 评估取舍四象限(KISS模型) Ø 两种KISS模型:基于时间轴和正负向 Ø 取:继续保持(Keep)、持续改进(Improve) Ø 舍:立即停止(Stop)、立即行动(Start) Ø 建立基于最佳实践的工作模型 3. 现场训练:研讨汇报,萃取经验教训,沉淀组织过程资产 4. 实战反馈:复盘画布,拍砖点评,小组第三轮迭代 |
五、狠——行动凶狠、持续迭代 | 1. 凶狠的制定三种行动计划 Ø 利于持续迭代的PDCA版 Ø 利于并行推进甘特图 Ø 利于缩减进度的网络图版 2.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试错中不断复盘迭代行动 3. 对人和团队对复盘:鱼缸会议、鲜花与钻石 4. 现场训练:研讨汇报,制定复盘后行动计划、细化责任人、评估信心指数 5. 实战反馈:拍砖点评,终极PK |
六、课程总结复盘 | 1. 训战工坊产出归档(根据需求设计) Ø 复盘报告PPT Ø 过程评估图 Ø 行动计划方案 2. 复盘你的复盘 Ø 亮点 Ø 改善点 |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rgon Li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