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过去几年间,随着“蔚小理”等新能源新势力的崛起,新能源车领域经历了类似百团大战的混战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场快速发展,并伴随着IT和互联网”大厂“以各种方式躬身入局,伴随着一大批车企的消亡,以及标志性的”遥遥领先“和小米SU7的进入。整个行业已经呈现出头部聚集的特征。
在这个过程背后,是整个新能源车辆研发和交付领域革命性的演进。研发一辆高品质的新能源车已经不是5年10年为一个周期了。不管是硬件芯片,还是软件体验,都以接近互联网的迭代节奏在发展。而为了支持这样快速的迭代,背后需要的质量和效能结合的研发交付体系需要从”人机料法环“的维度进行创新。
本次分享将聚焦智能座舱质量效能多年的技术演进,从纯适配硬件的瀑布式开发模式逐渐引入软硬件解耦,分层测试拦截,基于主干分支的敏捷开发模式的提升,在质量左移的理念下驱动智能座舱质量效能质的提升的经验。同时,探讨未来软硬件结合的背景下,演进的质效发展趋势。
课程收益
1、帮助学员了解智能座舱技术架构与交付迭代面临的规模化和复杂度
2、帮助学员了解质量效能演进带来的大规模协同过程中的效能提升
3、帮助学员了解质量效能演进之测试左移和质量右看
4、帮助学员清晰软硬件一体之下的质效破局抓手
5、帮助学员洞悉新能源座舱质效架构演进的趋势
受众人群
企业管理者,IT行业从业者及其他对智能座舱感兴趣的人员
课程周期
3H
课程大纲
1、从座舱到智能座舱,新能源行业迭代的发展
2、软硬件结合的质效挑战
3、质效演进之质量左移
4、质效演进之质量右看
5、构建质效演进的体系化能力
6、质效演进的关键成功要素形成落地的保障
7、软件定义的新能源行业质效演进的趋势
8、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