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成功产品的特性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这种特性表现的更加突出;对应的项目管理也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如果沿用传统的项目思路来管理,过分强调需求的完备化、WBS分解、甘特图、关键链、大而全的项目计划、按部就班的进度追踪,肯定适应不了当前变化多而快的市场环境。
敏捷项目管理,作为最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之一,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根据最新Version One公司做出的统计,90%的实施敏捷转型的公司,在采用敏捷项目管理方式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改进效果,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提高了研发效率及员工满意度。
本课程专门以最流行的单团队敏捷Scrum框架及规模化SAFe框架为基础,让学员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掌握敏捷/Scrum项目管理流程,通过多个游戏、经验分享、动手练习、案例研讨、项目实战等让学员亲历一个敏捷项目的工作过程、领悟敏捷的内涵、掌握敏捷精髓,帮助产品经理构建完整的思维体系,提升产品经理的数据能力。
课程收益
1、帮助学员了解单团队敏捷Scrum框架及规模化SAFe框架;
2、帮助学员学会如何避免敏捷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3、帮助学员掌握实现敏捷转型的全流程及对应技巧。
受众人群
企业研发总监、产品经理、业务经理、项目经理、产品设计人员、需求分析人员、项目管理人员、PMO、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所有对敏捷项目管理感兴趣的人。
课程周期
2天(12H)
课程大纲
标题 | 授课内容 |
一、理论基础 | 1. 敏捷的前世今生 (1) 敏捷的诞生 (2) 《敏捷宣言》背后的4大价值观 (3) 敏捷12原则 (4) 敏捷的发展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 (5) 敏捷市场营销、敏捷人力资源、敏捷硬件开发、敏捷家庭教育 (6) Version调研:敏捷为组织带来的收益 (7) 敏捷互动游戏:让团队领悟敏捷的真谛 2. 对比传统模式,掌握敏捷的核心理念 (1) 瀑布式 Vs 敏捷式交付方式的对比 (2) 传统项目管理的百慕大三角 Vs 敏捷项目管理的倒三角 (3) 打靶图:敏捷为何可以让好的项目更加成功 (4) 风险价值矩阵:敏捷如何降低技术与业务风险 (5) 练习:蒙娜丽莎的微笑:一张图让你领悟敏捷的真谛 |
二、Scrum敏捷项目管理框架 | 1. Scrum的历史起源及理论基础 2. 敏捷Scrum项目管理下的角色划分 (1) ScrumMaster/PO/Team 角色定义及职责 (2) ScrumMaster跟传统项目经理的区别 (3) 团队进化的四个阶段:被管理团队、自管理团队、自设计团队、自组织团队 (4) 案例:京东、Tesla、Spotify、Netflix的自管理、自组织 3. 敏捷Scrum项目管理的各种会议要求、时间 (1) 计划会议、每日站会、评审会、回顾会、产品需求梳理会 (2) 时间盒/Timebox 4. 敏捷Scrum各种交付物 (1) 产品需求列表(PBL) (2) 迭代需求列表(SBL) (3) 燃起图/燃尽图/发布燃尽图 (4) 潜在可交付产品增量(PSI) 5. 敏捷Scrum中的质量 (1) 戴明:停止依靠大规模检查去获取质量 (2) 內建质量 (3) 需求准入DoR (4) 完成的标准DoD vs 验收条件 (5) 练习:定义符合你自己公司的完成标准 |
三、单团队敏捷实战沙盘演练 | 1. 团队自组织,角色认领 2. 模拟项目简介 3. 梳理产品需求列表(PBL) 4. PBL的冰山模型 5. 敏捷需求捕获 By用户故事 6. 练习:撰写用户故事 7. 写好用户故事的INVEST准则 8. 拆分用户故事的汉堡包原则 9. 用户故事地图:如何端到端梳理需求 10. 练习:绘制用户故事地图 11. 敏捷发布规划与最小可行产品(MVP) 12. 案例分享:京东差旅、京东朋友购、京东旅行、海康威视、小米等团队的不同故事地图 13. 发布计划与迭代的关系:按节奏开发,按需要发布 14. 敏捷相对估算 15. 练习:练习估算纸牌 16. 日常迭代开发中的项目跟踪(迭代模拟) (1) 如何通过“任务状态看板”,可视化项目所有进展与障碍 (2) 如何基于时间或者速率做出合理的计划 (3) 如何通过产品、研发、测试各角色的协同,完成迭代目标,真正做到“跨职能、无角色”的敏捷团队 (4) 演练:快速模拟迭代计划会、每日站会、演示会、回顾会 |
四、规模化敏捷SAFe框架
| 1. 敏捷规模化面对的调整到底在哪里? 2. 敏捷规模化之SoS模式 3. SAFe基础 (1) SAFe全景图与组合配置 (2) 支撑企业业务敏捷的第二操作系统 (3) SAFe关键角色及职责 (4) SAFe敏捷发布火车 (5) SAFe如何完成多团队联合计划(PI Planning) |
五、SAFe实战沙盘演练 | 1. 多角色扮演“多团队联合作战计划(PI Planning)【上】 (1) 在线OTA实战项目背景简介 (2) 角色扮演:发布火车工程师RTE、业务负责人、产品管理者、系统架构师 (3) Feature需求认领与用户故事拆解 (4) 敏捷估算 (5) 协同计划之团队第一次突破 (6) 各团队展示计划成果 2. 多角色扮演“多团队联合作战计划(PI Planning)【下】 (1) 在线OTA管理层调整资源或平衡需求 (2) 协同计划之团队第二次突破 (3) 各团队展示计划成果 (4) 风险识别及应对 (5) 业务负责人为迭代目标打分 (6) 多团队依赖与敏捷发布火车看板 |
六、课程复盘及Q/A | 1. 课程复盘及Q/A |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
Leeje Wang
百林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