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保证互联网分布式架构的非功能质量为目标,全面的讲解保证一致性、高性能、高可用等最重要的非功能质量的方法论,并且配有相应的实例进行说明。
课程收益
1、了解分布式服务架构的发展历程;
2、掌握保证分布式服务一致性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分布式服务高性能的方法以及应用。
受众人群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研发经理与总监,技术经理
课程时长
2天(12H)
课程大纲
课程主题 | 课程内容 |
一、分布式服务架构的发展历程
| 1. JEE架构 2. SSH架构 3. Web Service架构 4. ESB架构 5. 微服务架构 6. 微服务的团队管理 7. 分布式服务架构的精髓 8. 微服务架构的痛点 |
二、保证分布式服务一致性的最佳实战
| 1. 一致性原理 2. 一致性协议 3. 最终一致性 4. 服务交互模式 5. 同步与异步的抉择 6. 超时模式 7. 补偿的博弈 8. 缓存使用的一致性模式 9. 迁移开关的设计模式 |
三、保证分布式服务高性能的方法论
| 1. 保证服务高性能的方法论 2. 影响服务高性能的主要对象 3. 衡量服务高性能的核心指标 4. 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缓存和消息队列性能要素 5. 12306余票查询模块的容量评估 6. 业务场景的梳理 7. 制定压测目标 8. 选择正确的测试类型 9. 选择正确的加压方式 10. 压测计算核心公式 11. 基准测试的响应时间 12. 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的容量 13. 性能测试工具 |
四、保证分布式服务高可用的最佳实践 | 1. 软件研发流程解决变更带来的不可用问题 2. 大数据日志系统的构建 3. 调用链系统的构建 4. 技术攻关流程 5. 应急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