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企业自研业务历经三年,包括多个亿级用户规模的业务,都已全面上云,自研业务云上的资源规模已突破5000万核,同时也打造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过程中,企业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也做了大量的技术优化和突破,比如:优化K8s集群和全局的资源管理调度实现65%的CPU利用率、提升容器应用链路上各层的稳定性,以及从面向集群过渡到面向应用编排以提升研发效率和应用可用性,都是所有企业在云原生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容器化,需要深入到业务形态和业务技术架构中,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关键。
本次分享将为与会者呈现企业大规模云原生容器应用编排的技术实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极具价值的经验和启发。
课程收益
1.目标
(1)如何提升容器的资源利用率
(2)如何提升业务容器化之后的稳定性
(3)云原生上云后,如何做好业务的容灾多活
2.成功要点
(1)云原生技术理念的布道,让所有业务”认识“到云原生上云能带来的业务价值;可以让企业极好的易用和稳定性的拥有容器管理平台,解决不同的业务场景容器化上云的痛点并沉淀产品能力,让所有业务”认可“云原生上云是可落地且极具未来价值;
(2)底层海量的资源规模,需要打造极好的资源调度编排能力,提升全局的资源利用率,从集团层面能达成上云后的降本增效的目的;
(3)各个业务云原生上云需要有一套度量机制,云原生成熟度模型,是有效的帮助各个业务去提升业务的指标。
3.启示
(1)业务云原生成熟度的提升,是提升资源编排效率、利用率以及产品易用性的关键目标。
(2)打破业务对”容器不稳定“的认知,需要在整个链路上去提升各层的稳定性,包括内核、运行时、节点、集群、多集群等。
(3)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容器化,需要深入到业务形态和业务技术架构中,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关键。
受众人群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运维架构师、技术总监以及其他具有与运维相关的人员。
课程周期
0.5天/3小时
课程大纲
1. 企业自研业务云原生上云的关键历程
2. 如何提升容器的资源利用率
3. 业务容器化之后的稳定性提升实践
4. 云原生上云后业务的高可用如何做的更优
5. QA